7月份我省农机购置补贴开网时,大同市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率仅为8.3%,与往年同期补贴资金在开网后短短的几小时内已使用完毕相比,可以说“断崖式”、“突发性”遇冷。在11月6日向市领导工作汇报时进度才达到不足30%,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大同市农机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结合全市开展的大调研工作,找准问题的症结,加以分析研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家对玉米种植政策调整的因素;二是我市现代农业较为落后,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大型农机具需求不足;三是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农机市场较为饱和;四是市县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机化发展。此外,还有农机报废更新缓慢、贫困县区对贫困户的认定与大型农机具挂钩、拖拉机标准“国二”变“国三”等诸多原因。
在此基础上,市农机局主动作为,下大力气推动各县区政府和农机部门全力运作。一是下发了《关于落实《山西省农机局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对纳入大同市2017年补贴范围的农机具全部敞开补贴,同时对购机户申请后核实不受时间的限制;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兑付进度切实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二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省局的支持下大同市进行了跨市、跨县资金调整。三是市局主要领导亲赴各县区就行调研,通过和相关县区领导对接、召开座谈会、现场核查等方式,在短时间内有力地推动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快速推进。到12月底使用资金达到95.26%,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